1樓:網友
想讓自己精進,有個好辦法。每天觀想苦,觀察苦,經常逛市場,屠宰場,火葬場。
這樣的話很容易高衫生起厭離心悄念亮。啟寬。
觀想苦的話,還要觀想**,風災,水災,餓鬼道苦,地獄道苦。 生起大慈悲心,為了一切罪苦眾生修行。這樣比較容易精進。
學佛的人能看電影嗎?學佛要精進,什麼叫精進呢?
2樓:佛陀永相隨
不看不乾淨的影視片。
精含有「細緻、精密、專一」等意義,進是進步。
學佛一會精進一會退轉
3樓:ionic豪
生死心不切,大悲心未發!
這兩者就是懈怠的原因,要精進勇猛,若是求出離生死者,應當深觀生死的過失。
若是求成佛者,應當觀察眾生的苦,眾生受於邪見的苦,眾生束縛於欲界愛的苦,等等諸如此類,見眾生求解脫不可得而發起悲心,見眾生求佛菩提卻不得其門而入而發起大悲心。
4樓:加內沙
在「精進」的兩種型態中,「自然精進」是指,沒有經過修持的開發,隨機緣而懈怠,併產生布施、持戒、研讀聖典等「自然善業」。這種「自然精進」並不能驅逐懈怠,反而屈服於懈怠,順從懈怠。這說明了懈怠是如何征服自然精進。
當眾生遇見佛法,就會認識到,在過去無止盡的輪迴中,他們一直是「身見」、「惡行」與「苦界」的眷屬。巴利聖典很清楚地指出,「聖種法」是可以驅除懈怠,全心全意投入修習,並且在這種修習中獲得解脫。
驅除懈怠行為可以這樣描述:具備了「諸學」(譯按:佛法的訓練),並且在戒壇上受戒成為比丘,依「諸學」而行,就是:
以樹根為出入的住所,因此,今生就修持樹下住支的苦行。」(譯按:參見《律藏》·大犍度·第四品)
為了遵循「諸學」,如果一位修行人以森林中的樹木為住所,「只依乞食維生,不依賴別人,堅定地遵守頭陀苦行。」而且小心謹慎地修持「身念住」,這些精進的行為就可以驅除由懈怠而生起的惡業。他們都是屬於精進領域當中的行為。
在現代的世界中,這種「精進」的領域非常模糊。時至今日,比丘雖然已經警覺到他們處於「身見」、「惡行」,並且在「苦界」中再生的眾生階層當中,他們還是居住在由佈施者所建立的村落中,並且從接受大量的供養與利益中享樂。他們沒有能力拋棄這個社會的其他人士,如「懈怠」領域中的一切行為,而這種「懈怠」的領域,就像大海淹沒島嶼一樣的明顯。
這說明了「自然精進」的脆弱。
只有「修習精進」,才能讓修行人安於極少的睡眠,經常保持機警、主動、無懼、大膽、踏實地獨居,內心相當堅定,這樣才可以驅除懈怠。在「三十七道品」中,需要這種「修習精進」。
5樓:☆冷月仙狐
沒有定住,是因為還沒有真正的看破放下、
如果可以真正的看破放下,讓我們的心,一直定在道心上要知道,凡心不退,道心不起。
如果真的有所大成就,必須要放下凡心。
把我們自己的成就置之度外,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一心一意為著維護正法,為著利益眾生的目的出發這樣,道心才能快速增長起來。
南無阿彌陀佛!願早日成果!
6樓:網友
學佛所獲得的智慧,不是一般世間的智慧,那是在觀想中自我作了無數次辯證後所獲得的智慧,這就叫做禪後觀智,你只要一獲得這種智慧,這種智慧就永遠屬於你,只會繼續精進,用不退轉。上我的部落格讀一讀《達磨禪》和研究一下《無門關》裡那三種層次的思惟方式,你就會有答案。
7樓:網友
我是個道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進道若退。好好悟悟這兩句話吧。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8樓:網友
不要怕,學佛肯定會有干擾,慢慢來,平常多唸誦阿彌陀佛佛號,以後會改變,祝你吉祥。
9樓:網友
有空歡迎來信交流。互勉之。
10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就是和無明做戰。他強你就弱,你強他就弱。所以,不用管是否退步了,勇猛向前,不著境界,破無明。
學佛不精進了怎麼辦?
11樓:潛川
可以考慮換咒,不妨去試試楞嚴咒,或許又有新的精進心呢?
12樓:佛經_僧伽吒經
你沒有公升起普渡眾生的菩提心。
菩薩為渡眾生故。勇猛修行一切法門陀羅尼門。又怎會有懈怠。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13樓:網友
你這是跟著感覺走,被牽鼻子了。
蠟燭點起時,光明與黑煙同在,直至燃燒完畢,黑煙也奈何不了光明,煩惱來了,就讓它來吧。
平時多出去走動,多皆接觸點善友,多跑跑山門,在煩惱時,不要獨自修行。
14樓:網友
佛法學習。
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鏈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15樓:網友
學佛是學習佛的思想行為,不是念誦經典,燒香吃素,說經論道,就算是學佛。應該通過學習佛的經典,把裡面精華應用的實際當中才是真正的學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6樓:網友
末學覺得要堅持聞思修,即使煩惱很重,也應該堅定信心,經常祈禱諸佛菩薩。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要太焦慮,相信自己一定會克服。煩惱也是無常的,堅持自己的節奏,不要因為有煩惱就打破自己原有的修學。就算每天造很多惡業,但也要努力造善業,能做一點是一點。
17樓:網友
如知善惡之源本,終不為惡。又怎能不斷精進。
18樓:漂亮小哥
對於學習,學得越多,應該放棄的事物越多,學會放棄很多複雜的事物,才能學好。
19樓:公尺糠拌飯
以退為進。
一味精進不是要義。
求不得,是為痴。
20樓:網友
學佛,要明悟道理,才有樂趣,才可以有實用。才可以喜悅安寧。其樂無窮。
吃素、唸咒,只不過是表面功夫,沒用。
明悟,是把佛經裡的道理記住,歸納,貫通融會,應用。
怎樣才能戒嗔?怎樣能一心精進學佛?
21樓:網友
學佛必須要勇猛 精進千萬不能放鬆 修行起來進步的感覺是不明顯的 但是退步確實非常可怕的。應該時刻牢記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變貪嗔痴為戒定慧。
22樓:西安智天
這是乙個坎,堅持並跨越過去,就會進步。
嗔恚,對你和家人都不好。所以一念嗔心起來的時候,先深吸一口氣,念三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就會平靜下來。
早起讀經非常好!讚歎你的精進!
但是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就會有成就!每天進步一點,就是步步邁向光明!
南無阿彌陀佛!
23樓:id小鳥
我很好奇的是您是一位出家之人嗎?
餓 你那裡也可以上網的?
我很好奇你們的生活 呵呵 沒有別的意思。
嗔恚是否可以理解為 很容易動怒 焦慮?
其實你也可以這麼想,把這些個當做你修行中的磨練 在生氣的時候冷靜下來想把自己完全的放開,就如同看待乙個外人一樣,這個我也不知道該這麼說清楚,想一下 「它」 的出現只是你追尋大道上的乙個磨練。
餓 要是不行的話,你就需要尋找乙個途徑或者某種合理的方式去發洩出來,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情,但是不要老想著它怎麼這麼困擾著你。它不存在。
賴床的毛病 呵呵大部分人都有的,恩 教給你個我自己的小方法,不知道管不管用,當你早晨醒來的第一瞬間,就立馬把被子掀掉坐起來,是意識醒來的第一刻,不要給自己思考的時間。以前上學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挺有用的。
有信仰的人不會孤單, 對你們的生活挺好奇的,不知道能否加個好友?
24樓:網友
真佛不與狗鬥,你把當成是青蛙,如果你與青蛙計較,你也是青蛙了,別人的一意孤行只為讓他走向地獄,有生即有死,死亡如影隨形,除了修行真理,其他的一切皆虛妄,我曾經想過,難道我生下來就是為了吃而來?然後像豬一樣死去?應該不這樣的,一定是人們自己搞錯了,只有真理才能改變自己的一切,改變死亡,而不是與別人一樣等死,自己應該走自己的路,不用太在意別人,這樣並沒有益處,要想離開物質爭奪這潭汙水,只有這樣做,自己修行真理,就已經與別人不同了,這是自己的選擇,絕對正確的選擇,這不是逃避,死亡是必戰之敵,一切智者的共同敵人。
25樓:網友
嗔恨心把自己發地獄去了,值嗎,還是無為吧,這樣自己輕鬆自在,何必找事,找不自在那,如果再結下冤仇就更煩了,這點要時刻提起觀照,不要隨嗔恨的念頭,一起此念趕快覺悟。
26樓:網友
煩惱即菩提,嗔恚何嘗不是菩提呢,因嗔恚而起煩惱心,是好事啊。
聖人都還有脾氣呢,何況我們不是聖人,脾氣發就發了,實在內疚就對大家真誠的道個歉;
為善易,難在日日為善;學佛易,難在實行。慚愧就好,慢慢來,各有各的緣法,急不得的。
至於是西天淨土還是三惡道,不必執相。
27樓:網友
不要強行忍 強忍只會變本加厲 建議你看看安般守意經 修習數出入息 可以快速增加定力來剋制嗔恚 還有五葷不要吃 也可以起到幫助定力增長 止住一切煩擾 懶床雖然是習慣惰性 不過也和本人的體質有關係 注意營養調理晚上不要熬夜過11點 不讀經書可以有空餘再看。
如何在病痛中精進學佛
28樓:網友
放下萬念,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二六時鐘唸佛不斷,出聲念,默唸,金剛念都可以,只要把心定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上。
身體承受的病痛當作是還業債想就可以了。(前提是醫院治不好的病)阿彌陀佛的願力會幫你解決一切問題。壽命還有,病就會好;壽命如果沒了,那就往生到極樂世界。
精進學佛學到最後就是精進唸佛。佛陀講了那麼多的經,就是勸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
找學佛有緣同修,共同學習精進。
29樓:東臨天山
依法不依人,師兄的觀念很對呀,多做功課,如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等。
學佛以後一段時間精進,一段時間懈怠該怎麼辦
30樓:網友
到比岸不容易,不可以懈怠,不僅要解,還要證,時間不多啊。阿彌陀佛。
31樓:匿名使用者
發大菩提心。一發菩提心,五欲頓斷;得大精進。
建議你 看《地藏菩薩本願經》 像地藏菩薩一樣去度眾生。
32樓:匿名使用者
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一定要堅持。
湖北武漢,我想交到武漢學佛的,真學佛精進的男友,怎麼辦,
33樓:盧司令
這要看機緣,何必執著,做自己該做的就可以了。
零零後大學生應該有怎樣的幸福觀,零零後都上大學了,進入大學的第一批零零後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我覺得不管是什麼樣的大學生,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幸福觀和一個正確的價值觀。00後的幸福觀,有些人,希望自己以後能賺錢,買一套房子,有一個家庭,這是幸福。有些人,希望自己以後能夠有一份好工作,有一個好伴侶,這就是幸福。00後的幸福觀啊,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取決於個人的成長經歷,如果說,一定有一個共同的話...
中學生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首先應樹立適度消費觀。適度,就是適家庭經濟條件之度,適中學生正常需求之度。花錢要考慮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顧家庭生活條件而追求超前消費是不應該的。父母辛苦工作撫育孩子本已不易,怎麼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費要求加重他們的負擔呢?適中學生消費需求之度,這就是說,提倡同學們在為了自己成長方面該花的錢還要花,...
失戀後應怎樣?失戀後應該如何正確應對
我的這個方法也是以前學姐教我的 重新去找乙個 當你接受了新開始的這段感情後 就會覺得以前的感覺都不算什麼了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很不適應但是你要學會堅強起來 我就是這樣過來的 雖然我心裡對她還是有愧疚 但是要離開終究會離開 葉子學會了飛翔然道你這個作樹的還不為她祝福麼。失戀後你想怎麼樣?不想傷感,不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