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按時複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
人們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嗎?」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和朋友交盯兄往是否誠實?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複習了?」
3、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碼則握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會逾越規。
矩。4、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5、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6、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7、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遲慶」
8、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說:「軍隊的可以改變主帥,但哪怕乙個普通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
12、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 《收起。
高中論語十二章的重點實詞
2樓:狂小充
高鬥稿中論語十二章的重點實詞。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為師矣。
古:中卜可以 ;憑藉。
今:可能、許可。
3.飯疏食飲水。
古:粗劣。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
古:冷水。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普通人。
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今:數詞,三。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
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四、一詞多義。
1.為:可以為師矣 當、做。
為人謀而不忠乎 替。
2.知:人不知而不慍 瞭解。
溫故而知新 懂得。
3.而:人不知而不慍 錶轉折。
溫故而知新 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 表並列。
4.其:仁在其中矣 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人。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為師矣。「以」後面省略代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
2.判斷句:
賢哉,回也!
三軍可奪帥也,賣銷穗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十二章中有哪些重點詞彙?
3樓:網友
一、一詞多義:
1、為:可以為師矣:當、做。
為人謀而不忠乎:替。
2、知:人不知而不慍:瞭解。
溫故而知新:懂得。
3、而:人不知而不慍:錶轉折。
溫故而知新: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表並列。
4、其: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二、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
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四、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為師矣。
古:可以、憑藉。
今:可能、許可。
3、飯疏食飲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
古:冷水 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普通人。
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數詞。
五、特殊句式:
1、 省略句:可以為師矣。
2、 判斷句:賢哉,回也!
《論語》十二章意思,論語十二章而的意思?
論語 第十二章翻譯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乎?學而 翻譯 孔子說 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
論語十二章成語歸納,論語十二章成語歸納 五個以上
1不恥下問 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 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 2不亦樂乎 專 論語 學而 有朋自遠方來,屬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 淋漓盡致 的意思。3當仁不讓 語本 論語 衛靈公 當仁不讓於師 朱熹注 當仁,以仁為之任也 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後來泛用 當仁...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悟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啟示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 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 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 學 與 習 統一起來。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 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