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氣血不足想通過艾灸調理應該怎麼做?

2025-04-12 01:45:22 字數 3798 閱讀 4929

1樓:月光一族男人

血氣不足的人可以去正規中醫院針灸理療科,由專業人士選取氣海穴、膈俞穴、足三里穴以及三陰交穴進行艾灸。主要是採用溫和灸的方法。用艾條對上述穴位溫和灸10~20分鐘。

主要功效是補氣養血,適用於調補氣血的日常養護。氣海穴為一身元氣所繫,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膈俞穴是解決血液問題的主要穴位,兩穴相配,補益氣血的效果非常好;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分別歸屬於胃經、脾經,補益脾胃功能非常好。脾胃是氣血化生的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因此補益氣血必須補脾胃。

2樓:mi的史德仔

秋冬艾灸養生可以買艾艾貼牌艾灸器艾灸!操作很方便的一款家庭式艾灸產品,直接點燃艾柱撕開貼紙貼到穴位上就可以艾灸的了,比去艾灸館省事多߅而且效果也好。

3樓:24號籃球男孩啊

女性氣血不足的話會導致手腳冰涼、痛經等問題。作為乙個過來人初心我是買的艾艾貼牌艾灸器,撕開貼紙點燃艾柱把艾灸器灸足三里穴堅持調理一段時間,效果會很明顯哦。

4樓:是好好呀呀

氣色不好的話大多數人就是因為氣血不足導致的,可以用艾艾貼艾灸精華貼來艾灸關元穴,有補益元氣的作用。

5樓:龍雨逢抱抱

艾灸本身是一種用來調理身體的手段。中醫的**手段大多數都是可以調理氣血不足。氣血不足一般都發生在女性朋友身上。

氣血不足的朋友主要表現為手腳冰涼,經常性痛經。而艾灸就是可以有效的**這一症狀的手段。

6樓:網友

血氣不足的患者有什麼艾灸**可以選擇呢?

1、調肝。相對來說女性出現血氣不足的症狀比較多,肝藏血,恢復肝的機能對於調理氣血不足是有幫助的。針對女性血氣不足的情況,我們可以選擇艾灸肝部相關的經絡穴位來進行調理,可以艾灸膻中穴、陰包穴、血海穴、湧泉穴等穴位。

2、養胃。人體是通過飲食來補充氣血的。想要解決血氣不足的問題,首先要改善腸胃吸收能力。

因此針對胃經經絡各個穴位來進行艾灸就可以慢慢改善。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找尋胃經經絡的時候,如果能夠找到特別疼痛的位置來艾灸,那麼效果會更好。

艾灸調理血氣不足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來說可能需要3~5個療程才能看得到效果。因為艾灸調理身體***比較小,相對應的艾灸起效果就比較緩慢。患者除了選擇用艾灸來調理以外,平時的飲食和睡眠也要注意。

特別是注意千萬不要再熬夜了。

艾灸那個部位治氣血不足

7樓:號

你可以艾灸中脘,關元,足三里,檀中,心腧,這些穴位對**氣血不足都有很好的效果的。

8樓:網友

血海 膈腧 內關 膻中。

9樓:老程健康談

氣血不足的人常見6個表現,經常艾灸腿部這個穴位,可以改善。

氣血不足,艾灸來補

10樓:夕志畫

氣血不足,艾灸來補。

氣血不足的表現。

中醫認為氣血是人體的根本,氣血充足人體各種功能才能正常。氣血不足會導致很多問題,比如氣短,手足冷,臉色萎黃,指甲口唇淡。氣血虛,艾灸來補!

艾灸方法。取穴。

脾腧、肝腧、腎腧、神闕穴。

肝俞]在背部,為足太陽經經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脈)旁開寸。

脾俞]在背部,為足太陽經經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脈)旁開寸處。

腎腧]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寸。

神闕]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

懸灸)[灸法]懸灸,每穴10-15分鐘。10天為乙個療程,乙個療程改善後,休息3-5日,可以繼續下乙個療程。

氣血不足怎麼辦,不知道是否可以用艾灸**

11樓:kiss灬煙霧妖嬈

氣血不足要補氣血 通過食療或者中藥 艾灸的功效主要是疏通經絡 溫腎助陽 祛溼散寒 緩解疼痛 提公升免疫力。

12樓:夢媽聊育兒

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的病變。氣虛:

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畏寒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等。血虛:面色無華萎黃、**乾燥、毛髮枯萎、指甲乾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下面說一下氣血不足調理的方法。

1. 多吃大棗、豬蹄等補氣虛的食物。這類食物可以適量多吃,對氣虛的人有好處。燉豬蹄時可以放入些大棗,補氣虛效果更好了。

2. 少吃橘子、生蘿蔔、胡椒之類的食物,儘量避免或減少吸菸喝酒。橘子、生蘿蔔之類的食物對人體補氣無益,還有菸酒對人體損害較大,氣血不足者要少抽菸喝酒。

3. 烏雞對血虛有很好的療效。血虛者可以適量食用烏雞,吃的時候再配上當歸較好。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於普通雞,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所以,烏雞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

4. 血虛者要少吃大蒜、檳榔等食物。這類的食物過於辛辣生冷,不利於補血虛。

5。 多吃藕。藕段間的藕節更是一味良藥,具有健脾開胃、養血、止血的作用,還能改善氣色。適合氣血不足的人士長期食用。

氣血不足?艾灸這些養血穴位,效果佳

13樓:夕志畫

艾灸穴位可調氣血不足。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林麗珠。

中醫認為,血是人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由食物中的精華物質通過脾胃的作用變化而來的。它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血循行於經脈之中,由氣的推動周遊全身,從而供給人體充足的養分。

如果血虛,輕者症見頭暈、目眩、心慌、失眠等,重者出現近視、夜盲等。患者不妨試試艾灸穴位。

中醫學認為,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心、肝、脾三髒都與血液的生成和儲存息息相關,故氣海、膻中、肺俞、心俞、肝俞、脾俞等穴常作為養血之要穴。

每次可選用3~5穴,每穴用艾條或艾灸器溫灸3~5分鐘。突擊**應每日1或2次,鞏固**可每2日灸1次。

燕聲 李娜。

值班主任 ||範巨集博。

氣血不足艾灸** 最應當艾灸的7個穴

14樓:健康養生小顧問

1穴位:大椎穴是人體最大的穴位,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主治疾病為: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痠疼、肩部痠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痺等。此外,大椎穴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防治。

2穴位: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鋒腔壓有明顯的酸漲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禪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主治疾病為:頭暈、耳鳴、失眠、癱瘓、便秘、胃痛、腹脹、腹洩、消化不良、食慾不好、胃潰瘍、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闌尾炎、急慢性腸炎等疾病。足三里穴位能夠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所以從古代起就被作為要穴來使用。此外,還可以用來防止老花眼、中風、**高血脂症等。

3穴位: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緣處取穴。

作用:關元穴具有溫腎陽、補虛,壯陽的作用。

主治疾病為:元氣虧損的病症如中風、脫肛、身體無力、易疲勞、怕冷;**疾病如遺精、陽萎、**、性功能低下等;**疾病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白帶病、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各種**疾病;下焦疾病如痢疾、脫肛、疝氣、便血小便滴瀝不盡,尿頻尿急、尿痛等。

4位置:神闕,就是我們俗稱的「肚臍眼」。

作用銀襲衫:艾灸神闕穴,能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

主治疾病為:對消化不良、腹洩、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調節臟腑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

表現秋冬季節的成語

春天 萬紫千紅 陽春三月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春暖花開 春山如笑 春光燦爛 春風和氣 春光漏洩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春暉寸草 春回大地 春蘭秋菊 春暖花開 春色撩人 春色滿園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殺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筍怒發 春蛙秋蟬 春意盎然 春意...

尋秋冬季滋補湯,秋冬食療營養湯

寒冷的天氣裡,從外面回到家,你最希望的可能是一碗熱騰騰 香噴噴的湯。下面就介紹四種具有滋補作用的冬季靚湯。冬瓜湯 用料 冬瓜 克,雞湯 克,冬菇 只,雞胸肉 克,火腿 克,鮮蝦 克,瘦豬肉 克。做法 將冬瓜放入鍋內加雞湯,大火煮 分鐘 加雞肉 冬菇和其它配料煮五分鐘,加鹽 味精 香油即可。核桃肉煲牛...

秋冬健康要注意什麼?秋冬季節養生要注意什麼?

秋冬季應多喝粥和湯。在秋季,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乙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直接從冰箱裡裡面拿食物吃,也不進行任何的處理就直接吃掉一些水果蔬菜瓜果飲料等食物,所以不少人都有冰箱病,這樣的習慣在秋季應該改掉,應該吃直接從冰箱裡面的食物會引發胃腸炎,胃炎等急性病,從而導致人體的不適。 秋冬季要多吃降火食物。其實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