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九五是寵兒
那時候的四川人吃食茱萸和花椒以及生薑,在沒有辣椒出現之前靠的就是這三種食物,這三種食物也是有辣味的。
一、食茱萸
食茱萸味道非常的辛辣,古代的四川老百姓靠的就是食茱萸來提升食物的辣度。那時候的四川人,就學會如何種植食茱萸,等食茱萸成熟以後,為了拿取方便就掛在自己家牆上,慢慢風乾之後,就可以當作辣味配料進行使用。
四川當地有一種美食叫魚鮓,這種美食所要用的調料就是食茱萸。這款食物調料,至今活躍在川菜裡面,也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
二、花椒
花椒自不必說,這東西在四川很早就被當地人用做食物的配料了,不僅辣而且麻。花椒是川菜的靈魂,沒有花椒的川菜那是沒有靈魂的。花椒不僅對川菜造成影響,對浙江那邊的菜系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賈似道的先祖在四川當官,就非常喜歡四川當地美食,特別是這個花椒,辭官之後,就把花椒的種子帶回浙江,後來浙江菜系裡面才有了麻的味道。
當然在如今的社會,其他菜系沒有“麻味”這一說,只有川蜀地區把花椒中的麻味,發揚光大。
三、生薑
生薑作為配料,也是具備辣味的。春秋時期的孔老夫子就特別喜歡食用生薑,文壇泰斗蘇東坡做菜的時候,十分喜歡用生薑進行調味,鼎鼎大名的東坡肘子和東坡魚等,要用的就是生薑,生薑在古代的地位不亞於花椒。
2樓:帶著貓咪看歷史
花椒代替辣椒作為調料,但是當時的四川人愛吃甜食。
3樓:夢曉霜天
在沒有辣椒之前,四川人用生薑、食茱萸、花椒等具有辛辣味道的調味品讓食物有了辣味。
4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在辣椒傳來中國之前,四川人已經“無辣不歡”了。那時候,他們使用的辛辣調料有茱萸、花辣、姜、芥辣、扶留等。其中,茱萸、花椒、生薑使用得最為廣泛。
首先來看茱萸。
茱萸是什麼呢?其實我們對茱萸並不陌生。唐朝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道: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裡的茱萸,就是一種辛辣調料。
茱萸有山茱萸、吳茱萸、食茱萸、草茱萸等種類。被四川人作為辛辣調料使用的茱萸,主要是食茱萸。食茱萸有一個外號,叫“鳥不踏”。
這是什麼意思呢?是指食茱萸的枝幹上,密佈著尖刺,連鳥兒都不敢在上面棲息。
5樓:不喜歡吃烤包子
在辣椒傳來中國之前,他們使用的辛辣調料有茱萸、花辣、姜、芥辣、扶留等。
6樓:木子兮吶
他們會用辛辣的調味料來代替,比如花椒和姜。
7樓:是孟孟的嗎
沒有辣椒的時候可以用生薑和花椒來代替,生薑也是有辣味的,花椒也可以代替辣椒的味道。
四川人無辣不歡,在辣椒沒有傳入中國前,他們到底是靠什麼菜下飯
吃山茱萸有一種辛辣的味道,在古代,它是為四川人提供辛辣的味道。齊民要術 記錄 吃山茱萸,種在二月和三月,應該在老城堤丘又高又幹,當它開啟時,它就會被收集起來。把它掛在房間的牆上,使它乾燥,不冒煙,冒煙是苦的,但不是苦的。使用時,最好使用肉醬魚和鯰魚。這意味著四川人廣泛種植山茱萸,並在收穫後將其掛在牆...
四川的人真的很能吃辣嗎,四川人是不是很能吃辣
一般的四川人是真的很能吃辣的,因為那是四川人的一種飲食習慣。四川人吃辣是當地的習俗,習慣成自然。四川人是不是很能吃辣 至少我瞭解到的身邊的一些人四川人都是一些非常能吃辣的人,他們吃辣椒,就像是我們吃飯一樣,就像普通的喝水一樣,毫不在乎吃進嘴裡,似乎沒有什麼感覺 川菜起源於四川,重慶,以麻,辣,鮮,香...
無辣不歡的人幾年不吃辣是什麼體驗?
辣椒對於我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我認為如果沒有辣椒,那生活就失去了很多歡樂。其實不吃辣也有好處,清淡了吃的就少,胃裡有點東西了就不想吃了。我因為開刀,一個月沒吃辣,瘦了7 8斤,餓出來。以前很能吃辣,然後得啦鼻竇炎。醫生說盡量少吃辣,多吃清淡。然後時間長啦變成習慣啦!辣也能吃,不辣也吃。鼻子果真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