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教育,我看了浙大鄭強教授的一些演講。感觸良多。
為何我們的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很多比賽都比國外的孩子好。但是到了大學後卻一蹶不振,然後各種諾貝爾獎與我們無緣?
鄭強教授說了:
人家國外的教育是與年齡階段劃分的很好的,不到年紀就別接觸太高深的知識,知識也不用灌輸太多,小孩子階段是娛樂為主,學習為輔。高中加強。大學階段才是國外的孩子自覺奮發的階段(為何他們的孩子到了大學能自發奮起?
因為他們大學之前都在玩,已經玩膩了,到了大學就好好想起了人生的意義)。
反觀我們,或許真是因為我們人太多了,娃的競爭對手太多了,而且都是以考大學為學習的最終目的。從小學就各種學習、補習班、興趣班、特長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消耗殆盡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到了高考之後,就覺得人生的學習就是如此到頭了,以後是該享受生活了。
要改變這種現況,首先就得去掉高考為重的學習氛圍。真正的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別什麼知識都灌輸,還都必須拿高分。興趣才是學習的第一動力。
2樓:網友
一是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在課程設定方案中應給學生留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動時間,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修訂各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融入課程教材中,強化課程教材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學生經驗的緊密聯絡,更加突出時代性,增強適宜性,提公升課程教材的現代化水平,突出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各學段、各學科課程內容的有機銜接。
建立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週期修訂制度。二是要全面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方案,嚴格落實綜合實踐活動、技術、**、美術、體育等課程,指導學校結合實際制定普通高中選修課程建設規劃,開設豐富多彩、高質量的選修課,保障學生有更多選擇課程的機會,引導學生選擇適合個人興趣愛好和未來發展需要的課程。在達到國家規定的基礎教育基本質量要求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逐步提高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設定比例。
三是把教學改革作為深化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使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要以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組織教學,要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學規律,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創設有利於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環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和實驗,形成不同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四是健全和完善考試評價制度,完善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方法和基本程式,建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保證學生全面完成國家規定的各學科課程。
逐步把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的結果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五是全面提公升教師隊伍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不斷改進培訓模式,大力推進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加大教師教育院校在培養目標、專業設定、課程體系、培養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六是進一步加強教材使用管理,探索建立教材選用評估制度,制訂教材更換的管理辦法,保證教材使用的相對穩定性,加強對校本課程教學材料開發與使用的指導。
七是把農村地區的課程改革作為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規劃。要加大對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的經費投入,提供必要的辦學條件保障,保證農村學校開齊開足國家課程,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質量要求。充分發揮「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的作用,為農村學校提供更多的優質資源、網上培訓、教研、專業諮詢等服務。
我的教育改革方法,大家看有什麼問題嗎
3樓:聽聽冷雨毅
教育改革不是如閣下所設想的那麼容易。您的某些燃差觀點在當下教育界已經是熱點話題,比如第三點關於教師區域間和學校間流動的問題,第五點大學的寬進嚴出的問題等等。但是您的方案設計到整個學校教育體制,從小學到大學不一而足。
這或許是您巨集觀思考的結果,但正是這樣,導致方案是泛泛而談,不具重心。且 第一點,第六梁拍點等在中國教育改革歷史上曾經進行過,後來又反正回來了。
對於第9點,不知道您的論證依據皮渣皮是什麼。第十點,現在學校的教學儀器和實驗儀器等不都是由國家出錢辦的麼?
4樓:網友
取消中考,改為學校對口制,你在哪個地方,就直公升上哪個地方的中學碧好。取消月考。取消中考不就是要實行義務教育嗎,好像還有難度吧?
取消月考我很支援激慧慎,我們學校現在就是經常考試學生要麼是麻木,要麼是考明敬完就難受好戲日子不能集中精神學習。
5樓:知識資料**者
你的每一項建議都需要花費大把時間和精力去完成!!!
6樓:奔跑社會的小子
教育是國家根本,朋友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很多實施陪豎起來是困難重重!就像我們重慶,重慶大力支援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又真正的施了嗎? 朋友你的想法值得鼓勵,在幾年之後你的方案會得到肯定的。
重蘆乎大慶悅凱素質教育公頃返司。
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讓教育局長下鄉教小學語數。學會承擔責任,學會感恩,其次學習文化知識。如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教育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到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課程教材,考試招生和評價制度改革上,切實探索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把提高質量作為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和資源配置方...
教育改革問題,專家請
嗯,我不是專家,我只是來發牢騷的。據說專家都是專門騙大家的 我知道的教育改革,先是實驗,找幾個地方實驗,然後推廣,不過基本上實驗和不實驗都是一樣的。因為不管結果如何都會說好,然後推廣,你說不好你就麻煩。而且實驗時間極短,不知道這實驗能實驗出什麼來。什麼作風啊這是 研究原子彈的都好幾年,研究胰島素的也...
減負提質教育改革,教育減負新政
減負的目的是提高質量,既要減負又要提高質量,必須增效。巨集觀角度,需要改善教育的投入佈局 結構,改進治理方式,優化管理流程,減少基層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負擔,理清 學校 老師 學生 家長之間的關係。讓每乙個學校既有很高的質量,又各具特色,滿足家長和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中觀角度,要優化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