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幾個論語中的句子,關於論語的句子有哪些

2025-03-29 23:50:19 字數 2316 閱讀 3882

1樓:匿名使用者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悄吵則?」(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5.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啟棚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碰頃凋也。」(子罕》)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2樓:匿名使用者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樓:匿名使用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隻也。

關於論語的句子有哪些

5樓:懂視生活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譯:學習了,而能按時去實踐,不也高興嗎!有朋友自遠方來,(切磋學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不貪圖飲食的滿足、居室的舒適(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說話謹慎,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請教,這樣做,就可以說是乙個好學的人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真學習,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侍簡論語·為政》

譯:溫習已知的舊知識,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藉這一點做老師了。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譯: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立足與社會,四十歲時能通情達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歲時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歲能聽的進不同的意見,到了七十歲時已經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清談裂也不會超出規矩。

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譯: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愛真理勝於愛生命)。

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譯:(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麼也弄不明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告訴他(四方形)的乙個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個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識)了。

9、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譯:發奮時候竟忘記吃飯,快樂時候就忘記了憂愁,把自己就要答閉老了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罷了。」

10、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譯:古代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於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然後去為國家、人民服務),現在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於給別人看(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和任用)。

關於論語的句子有哪些

6樓:檸檬q凌m椥

論語一共602則。

論語》節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子曰:

巧言令色,鮮仁矣。」

論語》翻譯: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乙個有德的君子嗎?」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此文出自春秋·孔子所著的《論語》

論語中講性善的句子論語中關於友善的句子

論語 中講性善的句子 子曰 父在,觀其志 父沒,觀其行 三版年無改於父之道,可權謂孝矣。孔子說 父親在世,要看兒子的心願志向 是不是順應了父親 父親去世了,要看兒子的行為 是否仍然符合父親傳下來的規範 父親去世以後,三年沒有改變其做人做事符合父意的主導原則,那就算是孝順之人嘍。評點 孔子將孝,將父子...

論語中孝道的句子,論語中關於孝道的句子有哪些

曾子曰 慎終 追遠 民德歸厚矣。學而篇第一 第九章 孔門強調厚喪葬,重祭祀,並賦予喪祭之禮以道德的意義,視作孝道的繼續和表現,寓教於禮,以達到民 不犯上作亂 的目的。表明儒家禮教雖不具備宗教的形式,卻起著宗教同樣的作用。慎終 終指喪禮,意即對親長的喪事要謹慎行事,對父母之喪要盡其哀。追遠 遠指祭祀,...

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論語中寫「孝」的句子並翻譯

子曰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曰 父在,觀其志 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孟懿子問孝。子曰 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 孟孫問孝於我,...